你的位置:首页 > 用药常识 > 安全用药

医生教你怎样看药品说明书

2015-09-05 15:02:23      点击:15

我们是否经常有这样的经历:当拿到医生给开的药品后,面对充满医学术语的一大张药品说明书,面对上面所列举的纷繁复杂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,有的患者心理上就掠过一丝阴影,担心、不安、恐惧,甚至有的患者会纠结于是否服用这种药物。按医嘱服用吧,担心会出现说明书上所说的那些不良反应;不服吧,又担心耽误了治疗。因此,有必要教给患者如何正确对待药品说明书。


药品说明书是承载药品的重要信息的法定文件,我们国家规定,每一种国家批准的药品都必须有药品说明书。药品说明书的内容包括药品的品名、规格、生产企业、药品批准文号、产品批号、有效期、主要成分、适应证或功能主治、用法、用量、禁忌、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。有些药品说明书还会将药理作用、临床药理研究的结果等纳入到说明书中。中药制剂说明书还应包括主要药味性状、药理作用、贮藏条件等。药品说明书能提供用药信息,是医务人员、患者了解药品的重要途径。


正因为如此,我们常常会发现,药盒里的一张药品说明书少则数百字,多则洋洋洒洒数万言,众多的医学术语充斥其中,作为患者,很难把握这些所列的信息。一方面,药品说明书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医师(OTC药品除外);另一方面,医学是一门高度分化、专业性很强的科学,未受过医学知识系统培训的普通民众并不具备完整、客观、正确解读药品说明书的能力。


那么,我们如何对待放在药品盒子里的这张说明书呢?我的建议是:患者不必阅读药品说明书。首先,与我国大相径庭,在美国、欧洲等发达国家,一般情况下,药房配发给患者的是只标有药品名称、颜色、形状和服药方法的分装药品,药品说明书患者通常是看不到的。这种做法一直被沿用下来,是有道理的。其次,患者如果详加阅读药品说明书,由于信息的不对称,会导致对药物的曲解、忧虑甚至拒服药物,从而损害患者服药的依存性。再次,客观事实也证明,患者阅读药品说明并不能避免药品的不合理应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。因此,患者不必阅读药品说明书恰恰有助于患者的治疗。


举例来说。有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阿托伐他汀钙,是当今世界上在心脑血管病用最广泛的药品之一,全球超过3千万人在服用这种药物。该药的说明书中是这样写的:“阿托伐他汀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,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,包括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(杂合子型)或混合性高脂血症(相当于Fredrickson分类法的IIa和IIb型)患者,如果饮食治疗和其它非药物治疗疗效不满意,应用本品可治疗其总胆固醇升高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、载脂蛋白B升高和甘油三酯升高。在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,阿托伐他汀钙可与其它降脂疗法(如LDL血浆透析法)合用或单独使用(当无其它治疗手段时),以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。冠心病。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症(如:糖尿病,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等)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型血脂异常的患者,本品适用于: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风险、降低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卒中的风险、降低血管重建术的风险、 降低因充血性心力衰竭而住院的风险、降低心绞痛的风险”。如果一名患有脑梗死的患者,即使他并没有高胆固醇血症和冠心病,但通常医生会给他处方这种或同类的药物,因为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脑梗死患者的复发率,这是许多科学研究所证实了的。但如果患者阅读了说明书上的上述内容后,不但对医生处方这种药物是否合理发生怀疑,同时也会有“我的胆固醇并不高,为什么要服这种药”的疑问。有了这样一头雾水的信息,很可能导致患者对治疗方案发生怀疑,最终损害患者的利益。详情可参阅我写的一篇科普文章:

 

更进一步,这种药品的说明书中连篇累牍地列举了阿托伐他汀的不良反应,从说明书上看到的不良反应从消化道症状到中枢症状,不一而足,读来令人触目惊心。它这样写道:“立普妥(即原研阿托伐他汀钙的商品名)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共纳入16066名患者(立普妥n=8755,安慰剂n=7311,年龄从10岁到93岁,39%为女性;91%为高加索白人,3%为黑人,2%为亚洲人,4%为其他人种,中位治疗期为53周;在不考虑因果关系的情况下,立普妥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9.7%和9.5%患者因不良反应停药。导致患者停药且立普妥组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最常见的5种不良反应分别是:肌痛(0.7%),腹泻(0.5%),恶心(0.4%),ALT升高(0.4%)和肝酶升高(0.4%)。在不考虑因果关系的情况下,立普妥安慰剂对照试验(n=8755)中最常见(>2%)且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的不良反应依次为:鼻咽炎(8.3%),关节痛(6.9%),腹泻(6.8%),四肢痛(6.0%)和泌尿道感染(5.7%)。表1 总结了17项安慰剂对照试验中8755名接受立普妥治疗的患者发生率>2%且高于安慰剂组的不良反应(不考虑因果关系)。在安慰剂对照研究中报告的其它不良反应包括:1.全身:身体不适,发热;2.消化系统:腹部不适,暖气,胃肠胀气,肝炎,胆汁淤积;3.肌肉骨骼系统:骨骼肌痛,肌肉疲劳,颈痛,关节肿胀;4.营养和代谢系统:转氨酶升高,肝功能检查异常,血碱性磷酸酶升高,肌酸磷酸激酶升高,高血糖;5.神经系统:梦魇;6.呼吸系统:鼻衄;7.皮肤及附属物:荨麻疹;8.特殊感觉:视物模糊,耳鸣;9.泌尿生殖系统:尿白细胞阳性……”有些患者看到这里就已经内心忐忑、精神凌乱了——天哪,这哪里是治病的药,这简直就是毒,对肝有毒,对神经肌肉有毒,对胃有毒……。在这种情况下,患者还能心安理得地遵从医生的嘱咐去服药吗?


因此,医生建议患者不要阅读药盒中那天书一般的说明书,其实就是对患者最好的呵护之举。我不赞成患者弄清药品说明书。西布莱特曾经指出,人类已生活在一个“陌生人世界”里。我们每天在使用手机,但你却不必去弄清你掌心里的这个玩具到底是谁发明谁组装的;我们每天都在乘坐公交车或地铁,你不必认识是谁在驾驶着它们;我们的餐盘里的那条鱼,你不必去想它曾经在谁家的鱼塘里……同样,医生告诉你服用这种药,你不必去纠结于这种药物是否对你合适,有什么不良反应,因为那是医生需要考虑的。


我常常感动于在意大利学习时看到的那动人的一幕:护士拿着一把五颜六色的药品到患者的床头,患者毫不犹豫地张开口,信任地将那些药片和水吞下,就像一个孩子面对哺乳的母亲一样。因此,最后,我不得不说,信任,是医学的起点。我也不得不说,作为医生,作为承载这种信任的使者,你没有理由不做得更好。